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 > 正文

“七一勋章”|崇尚英雄,致敬英雄(一)

崇尚英雄·致敬英雄

2021年6月29日上午,

“七一勋章”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。

....为“七一勋章”获得者颁授勋章

并发表重要讲话。

..指出,在他们身上

生动体现了中国..人

坚定信念、践行宗旨、拼搏奉献、廉洁奉公

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。



七一勋章



“七一勋章”是党内最高荣誉,以朴素、庄重为主要设计理念,以红色、金色、白色为主色调,使用冷压成型、花丝镶嵌、彩丝织锦等工艺制作。章体采用党徽、五角星、旗帜、丰碑与光芒、向日葵、大山大河、如意祥云等元素。有别于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奖章的金属章链,“七一勋章”使用织物绶带,采用向日葵、光芒、星光等元素。寓意在党的阳光沐浴下,勋章获得者一心向党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、砥砺前行。


“渡江英雄“马毛姐





在渡江战役纪念馆里,

有一座再现老百姓冒着枪林弹雨,

送..过长江的雕塑,

这个撑船的小姑娘,

就是当年只有14岁的马毛姐。



1949年4月20日,在西起江西湖口,东到江苏江阴的千里江面上,..百万大军先后开始强渡长江。马毛姐家乡所在的安徽芜湖段率先登船起渡,那段宽1500多米的江面,小船划到对岸至少要40多分钟,14岁的马毛姐沉着掌舵,努力躲避着炮弹。现在,在她的胳膊上依然可以看到子弹打穿留下的伤痕。可她说当时不知道疼也不害怕依然拼命向对岸进发。
回忆当时的情形马毛姐说:“一个船上坐30个..坐在两边帮着划,枪炮都往船上打”。穿过枪林弹雨,她的船第一批冲上长江南岸。对地形非常熟悉的马毛姐又带领..炸掉敌人一个碉堡,让后续部队顺利登岸。当晚,马毛姐和哥哥先后6次横渡长江,运送了3批..还救起了很多落水战士。

作为渡江战役船工中,年龄最小的一位,马毛姐荣获“一等渡江功臣”、“支前模范”称号。而让她最难忘的是1951年她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“毛主席给我题了词叫我好好学习,天天向上”。








百战老兵:王占山





18岁参军入伍,19岁入党,
此后一路跟着部队南征北战,
这位百战老兵,战功赫赫。



18岁那年,王占山参军入伍。一年后,王占山宣誓入党。此后一路跟着部队南征北战。1953年7月,抗美援朝金城反击战打响。王占山所在连队受命坚守两座无名高地,面对敌军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,王占山和战友们誓死阻击。王占山回忆“指导员牺牲前叫住我,说‘占山,这里就依靠你了’我说,“‘人在阵地在,绝不退后半步’”。子弹打完了就拿石头砸4天4夜,王占山和战友们共打退敌人38次进攻,歼敌400多人牢牢守住了阵地。接应部队赶到后,从弹坑里将王占山扒了出来,他全身38个弹孔,4处重伤。在医院抢救了4天才醒过来。

战后,王占山被志愿军总部记一等功,被授予“二级战斗英雄”荣誉称号。回首一路走来的足迹,他的人生选择始终与国家需要紧紧相连,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..的初心与使命。








战斗功臣:孙景坤




战争时期,
他是屡建奇功的英雄,带头冲锋陷阵,
用血肉之躯筑起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;
和平时期,
他主动回乡务农,闭口不谈功绩,
鞠躬尽瘁为人民服务……

孙景坤的部分奖章和纪念章


孙景坤参加了四平、辽沈、平津、解放长沙、解放海南岛等战役。1950年10月,孙景坤跟随部队跨过鸭绿江。在战斗中,孙景坤腿部负伤,被送回祖国治疗。伤还没好利索,孙景坤就带着“死也要死在前线”的决心,搭乘运送物资的军列,第二次跨过鸭绿江。出师不利,军列在途中遭到敌机轰炸。车翻了,他只能沿着铁路线又回到丹东寻求帮助。当得知他所在的团正向砥平里地域集结时,孙景坤立即搭乘军列第三次跨过鸭绿江,向部队赶去。在前方等待他的,是生命中最刻骨铭心的一次战斗。
1952年10月26日黄昏,孙景坤所在团在炮火支援下,激战两个多小时后,占领具有战略意义的161高地。次日,敌军向高地发起猛攻,击退敌人多次反扑后,阵地上仅剩两人。孙景坤带领9名战士冲过多道封锁线,突上高地增援。战斗从中午打到凌晨,他们击退敌人6次进攻,最终守住了高地。孙景坤因作战英勇,荣立一等功,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..“一级战士荣誉勋章”。







”最可爱的人”柴云振





在战场上,

他无畏生死,一心保家卫国;

脱下军装,

他不计名利,

是真正的人民英雄!



柴云振1926年出生,1948年2月入伍,1949年12月加入中国..。解放战争期间,参加过渡江战役和川南地区剿匪战斗,先后荣立二等功2次。1951年3月参加抗美援朝。

在第五次战役朴达峰阻击战中,柴云振带领4名战士,勇猛顽强,浴血奋战,连续攻克两座山头后,又强攻了美军占领的一块高地,机智勇敢地冲进美军碉堡内,当场击毙1名企图顽抗的美军指挥官和4名美军士兵。在子弹打光,战友全部牺牲的情况下,他孤身一人同美军展开惨烈的肉搏战。在殊死搏斗中,他的右手食指被美军咬断,头部有24处被砸伤,鲜血直流仍坚持战斗,最后昏倒在战场上,被志愿军后续增援部队救起。

这次战斗,他和战友们共缴获美军轻重机枪5挺,电台1部和大量其他武器,歼灭美军200多名。1952年1月12日,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记特等功,并授予“一级英雄”荣誉称号。








红军战士:郭瑞祥





青年时代饱经枪林弹雨,
离休之后生活俭朴,
不忘初心,
将老红军政治本色刻在骨血,
毫不动摇。


郭瑞祥于1920年12月生,16岁投身革命,17岁加入中国..。抗日战争时期,他作战英勇。先后参加冀南战斗、反扫荡战役、肖渠战斗、曹县东南反顽战役等。

解放战争时期,在情况非常危急,部队成分不纯的情况下他及时整顿健全组织,加强党的领导,有效挽救危局。郭瑞祥离休后生活简朴,始终保持红军的政治本色。荣获“三级独立自由勋章”、“三级解放勋章”、“独立功勋荣誉章”但他却把所有的荣誉都封存起来,并立下家训:永远不给党和国家添麻烦。
从战争中走来,郭瑞祥立功无数,时刻关心党的事业,关心军队建设。已经101岁的他,仍然坚持学习党的理论知识。始终以共产..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展现了..人的奉献和担当。







“卫国戍边英雄”陈红军





坚守高原边防10年,

为捍卫祖国领土主权,

33岁的他英勇战斗,

献出宝贵生命。

他就是“七一勋章”获得者,

“卫国戍边英雄”陈红军。


陈红军(资料照片)


2009年,陈红军从地方大学毕业,本已通过公安特警招录考试。可听说要征兵就临时“变卦”了,最终走进火热军营。
2010年,陈红军跋涉3600多公里,奔赴平均海拨4000多米的喀喇昆仑山一线边防部队任职。10年间,陈红军和战友,无数次奔波在寒冷刺骨的冰雪高原上,践行着“在没有界碑的国土上,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”的铮铮誓言。
在陈红军生前部队门前,有一座“铁拳”雕塑,上面写着:“铁拳尖兵忠诚守防祖国山河寸土不让”!初来喀喇昆仑,很多年轻的战士在生理和心理上,都要经受艰巨的考验。身为营长的陈红军曾这样跟大家说过:“为祖国守边防,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,这种经历并不是人人都能有机会的。看到喀喇昆仑山这种壮美壮阔,再想一想我们能够为祖国去守卫边防,这种青春,慢慢地就变成了坚韧不拔、坚毅的青春。”面对加勒万河谷崖壁上“大好河山,寸土不让”的誓言庄严宣誓,一代代年轻的边防军人,依然像他们的营长那样,捍卫着英雄誓死捍卫的国土,肩负着英雄用生命践行的使命。







“七一勋章”获得者都来自人民、植根人民,

是立足本职、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。

他们的事迹可学可做,

他们的精神可追可及。

他们用行动证明,

只要坚定理想信念、坚定奋斗意志、

坚定恒心韧劲,

平常时候看得出来、

关键时刻站得出来、

危难关头豁得出来,

每名..都能够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

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!


? ?

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,
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。
一代代中国军人,
誓死捍卫国土,
肩负着用生命践行的使命。
一个战士就是一座永不褪色的界碑,
这界碑矗立在国家边关,